滿足好奇寶寶的4種「為什麼」

CPL2-1

很多家長會被寶寶一連串的問題轟炸得無法招架,想尋找因應對策。事實上寶寶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就對許多事物充滿了好奇,尤其到了2、3歲,腦力、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更讓孩子進入了瘋狂愛問「為什麼」的年紀,孩童時期是培養好奇心的重要階段,好奇心是創造力的根源,家長如何滿足各階段的好奇寶寶,進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與培養孩子的興趣是很重要的。



孩子的4種「為什麼」
孩子喜歡問為什麼的類型與年紀有關,年紀愈小愈容易看到什麼就問,以下就將孩子愛問的問題分成幾個類型,並提供一些應對方式讓家長參考:



類型一:沒有原因的為什麼
發問特徵:只想問為什麼,問題短,沒有聚焦性問題,對答案不見得有興趣

剛開始進入問問題階段的孩子,常常會出現「媽媽,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等簡短單純的問題,這個階段孩子只是想要問,並享受問問題有人回答互動的過程,因為問問題時可以得到家長關注所以喜歡問,或者是為了收集訊息而問,問題也大多聚焦於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名詞或動詞。面對這類型的問題家長不需要太認真想要詳細解釋問題,只需要簡短回答,例如孩子指著杯子問:「這是什麼?」可以回答:「這是茶杯,是用來喝水的喔」,如果孩子沒有再繼續追問,表示他的好奇已經轉移到其他事物上了。



類型二:想引起注意的為什麼
發問特徵:有目的性的發問,希望引起大人關注,問問題時表現出半耍賴的情緒

這個類型的「為什麼」雖然與上述的狀況一樣是希望引起大人的關注,不同的是孩子的動機與情緒的差異。上述的發問情緒上是平和的、穩定的,但此類型多半帶著無理、耍賴、有點不高興的情緒,發問時的狀態通常是家長在跟別人聊天或是在關注其他的手足或事務。孩子的動機通常是為了希望家長要看著他,也會拉著家長的手不斷地發問。例如:「你為什麼不陪我?」、「我就是要問…?」

面對這種狀況家長不要發怒也不要責備孩子,因為這時責備孩子會引發孩子更多負面情緒,而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家長可以先停下手邊的工作安撫他的情緒,陪孩子聊天,或是看看書、聽聽音樂,孩子獲得關注就不會再無理耍賴地問問題了。

此外,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發現孩子問很多無厘頭的問題時,可以跟他說:「你現在去幫娃娃洗澡或是去用積木蓋個城堡」,分派事情讓孩子做,緩和孩子情緒。如果暫時無法放下手邊的工作,可以先延宕孩子的期待,像是:「我再跟阿姨說一下下話就好,等一下講完電話就來陪你」,孩子知道過一會家長就會專心陪他就會停止隨便發問。



類型三:為反對而反對的為什麼
發問特徵:3歲左右常出現,此階段為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想要擁有主導權,此時孩子具備的認知能力已經知道這樣的發問是在挑釁家長

「為什麼我要去上學」、「為什麼我不可以穿這件衣服」、「為什麼下雨天不能出去玩」,這些為什麼其實並不是想得到答案,而是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問為什麼只是不同意大人的意見。

面對這種類型的為什麼家長可以反問孩子問題,例如,孩子問「為什麼我不可以穿這件衣服」,家長可反問:「那你想穿哪一件?」如果孩子願意在家長反問時決定想法,就讓孩子自主地選擇想穿的衣服,如果孩子不願意做決定,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若你不做決定就聽媽咪的決定,決定之後就要遵守約定。

當孩子一直出現這種為反對而反對的問題時,家長可以詢問孩子是否有想要做的事,並告訴孩子若有想要做的事要用正向的方式表達,不要用胡鬧的方式猛問反對式的問題;當家長讓孩子做決定,孩子做的決定就不要再更換,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承諾會實現,有助於建立親子間的信任。



類型四:想要探索知識的為什麼
發問特徵:問問題是想知道事件背後的原因並加以驗證、理解

大概3歲開始孩子就進入探索知識的階段,當孩子問:「荷包蛋是怎麼煎的?」,就是想知道從生蛋到煎熟的過程是怎麼發生的,家長除了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以外,也可反問孩子為什麼想問這個問題,瞭解他背後的動機,或提出一些跟蛋相關的問題,讓孩子有思考的空間,也可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以及孩子到底知道了多少這方面的資訊。

這個階段孩子問問題、家長的回答是一種互動、交流的過程,除了告知答案、反問問題外,也可讓孩子先預測結果,以上述煎蛋為例,可以問孩子蛋打到熱鍋中會發生什麼變化?火的大小會對蛋造成什麼影響?讓孩子可以預期也可以觀察。

但是這階段的孩子因為有無限的求知慾,有時候會無止盡地問下去,也就是問完蛋怎麼煎熟後接著問沙拉油的作用等等,這時家長就需要幫孩子聚焦問題,可以說:「我們今天先觀察蛋的情形,明天再來討論沙拉油」,這樣孩子就不會讓問題無限制地延伸下去,反而失了焦。



如何回應好奇寶寶?
什麼問題最常出現?
家長一定很好奇,有哪些問題是孩子最常問的呢?

1. 針對自己身體的問題:2〜4歲的孩子已經擁有自我的概念,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一些疑問,常出現的問題是「我是誰」、「為什麼爸爸是男生我是女生」。

2. 生活周遭相關的問題:問題會從生活經驗的延伸出現,也會從繪本中得到問題的靈感,像是「為什麼櫻花會開花」、「為什麼車子會動」、「為什麼船無法在陸地上行走」。

3. 自然界的問題:自然界存在著許多物種都會引起孩子的好奇進而發問,例如「星星為什麼會一閃一閃」、「小狗和小貓為什麼長得不一樣」。

4. 人際關係相關的問題:人是群體動物,大約3、4歲就會開始有人際關係的認知,此時常出現的問題包括「為什麼媽媽比較喜歡弟弟」、「為什麼小明不跟我玩」、「為什麼我都交不到好朋友」。